梧桐保 > 知识 > 保险课堂

直播带险,真的保险吗?

易敬峰         梧桐保

直播带货这一新兴购物形式出现以来,一直受到消费者,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。近日,有部分保险公司也开始直播带货,试图在直播带货领域也分一杯羹。这一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?直播带险,真的保险吗?

直播带险,带的什么险?怎么带?

各家涉足直播带货的保险公司,主推的还是百万医疗险、意外险等险种。在一些百万医疗险的直播中,不少主播会过度强调、夸大百万医疗险的保障范围,并有意识地弱化免责条款等的介绍。“大病、小病、意外都能保,责任范围之内的疾病都能报销。”“每月只需12元起,最高保额500万元。”诸如此类的介绍层出不穷。

在一些保险公司直播间,同时投保多份保单还可享受投保优惠,主播们会强调“多投多省”优惠。此外,主播还会提示用户直播即将结束,并以此来引导用户早点投保。类似“还有最后半小时,下播后额外保障权益和投保优惠都没有了。”的话术出现在多个直播间中。

这些直播间确实是保险公司官方开通,将部分保险产品放在直播平台销售,在直播间投保后,用户可通过保险公司微信公众号、APP等官方途径输入保单号查询保单真伪。

tt (48)3446546550724642822.png

直播带险存在哪些风险?

1.主体混乱,隐藏诈骗风险。部分直播主体无相关资质,擅自开展保险产品直播营销,涉嫌非法或超范围开展保险营销宣传活动;部分直播平台信息设置混乱,没有清晰展示保险产品实际提供者,消费者无法清晰了解产品信息和风险情况;部分主播非专业人士,但自我包装为“保险专家”,对保险产品进行不当解读、不当类比。

2.直播营销行为存在销售误导风险。有些直播营销为博眼球,对保险产品进行虚假宣传或夸大宣传;有些直播营销偷换概念、简单比价,易导致消费者对保险产品产生错误认知,导致后期保险理赔产生矛盾纠纷;还有一些直播营销信息披露、风险告知不到位,未能向消费者充分提示保险产品免责条款或除外责任,可能导致消费者在未充分知悉风险的情况下被带动,购买不适合的保险产品。

怎样理性对待直播带险?

1.明辨直播主体资质。消费者接触线上直播营销时,如果有意愿购买保险产品,应弄清发布营销广告、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主体,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。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防范欺诈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

2.看清直播内容。消费者应在购买前充分了解保险产品或服务的重要信息,警惕保险直播营销中信息披露不足、风险提示不到位、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、保证收益等销售误导问题,避免自身合法权益收到侵害。

3.防范消费或投资风险。直播带货模式下,没有代理人进行一对一讲解合同细则,投保流程也是系统审核,没有人工核保环节。消费者需要自己阅读保险合同,了解免责条款、除外责任、投保须知等信息,全面了解保险产品。

由此可见,直播带险其实真的不一定保险。广大消费者应保持理性、清晰的认知,不被直播营销所营造的氛围煽动而盲目消费或冲动投资,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。同时也要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,认识到保险产品的复杂性,在充分了解保险产品之后再进行投保。

精品好文推荐:

香港保险宏摯傳承保障計劃优缺点,四大优点+缺点 惠民保险值不值得买?什么人适合买惠民保? 2024年防癌险哪家的性价比高?防癌险最新排名
  • 微信好友

  • 朋友圈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QQ空间

  • 复制链接

取消
广告
? x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梧桐保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风险提示:梧桐保作为保险知识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发布,不对任何投保人及/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,无论是明示、默示或法定的。梧桐保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资料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及超链接)仅供参考(如:历史或预期收益不代表实际收益),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,亦不构成任何邀约、投保建议或承诺,投保人应依其独立判断做出决策。投保人据此进行交易而产生的风险等后果请自行承担,梧桐保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客服热线:0731-85127885

湘ICP备17006023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

举报电话:0731-85127885 举报邮箱:tousu@csai.cn

湖南优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 © 2024

复制成功

前往微信搜索添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