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险买定期的还是终身的好?一个老保险人的20年见证
“老刘,你说我是不是选错了?”在深圳的一家咖啡厅里,35岁的王强(化名)和他的大学同学老刘坐在一起。老刘现在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高级理赔经理。桌上放着两份保险建议书,一份是定期寿险,保额100万,年交3600元;另一份是终身寿险,保额同样100万,年交12800元。作为一个刚刚得知妻子怀孕的准爸爸,王强显得非常纠结。“差这么多钱,买定期的不是更划算吗?”
就在王强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,老刘的手机突然响了。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啜泣声。“是李姐啊……”老刘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。挂掉电话后,老刘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缓缓开口:“刚才那个电话是我们公司的一个老客户打来的。她老公十年前也在纠结要不要把定期寿险转成终身的,结果因为嫌贵,一直没有下定决心。前几天定期寿险到期了,他们还在考虑要不要续保……”
“然后呢?”王强追问。
“然后他查出了晚期肝癌,现在想再买任何保险都不可能了。”老刘叹了口气。
20年后的真实账单
老刘拿出平板,调出了一组数据:
- 35岁买定期寿险:30年期,年交3600元,总共交10.8万元。
- 35岁买终身寿险:终身保障,年交12800元,交20年共交25.6万元。
- 55岁再投保终身寿险:年交42000元,几乎无法负担。
“但这只是表面的数字对比,”老刘说,“我在理赔部门这么多年,见过太多案例了。”
三个让人心痛的真实案例
1. 张先生(42岁):选择了定期寿险,保额50万。保险到期后因高血压无法再投保,三年后发生意外,家庭陷入困境。
2. 李女士(38岁):嫌终身寿险太贵,选择定期。保险到期时正好查出乳腺癌,再也买不了保险。
3. 王先生(45岁):十年前选择终身寿险,虽然当时压力大,但现在家庭获得了永久保障。去年确诊重病,保险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一位父亲的20年后感言
“其实选择定期还是终身,不是在选择一个保险产品,而是在为家人做一个承诺。”老刘说到这里,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全家福,“我自己就是受益者。”原来,老刘的父亲30年前坚持选择了终身寿险,当时每个月都要省吃俭用。“后来我上大学那年,父亲因病去世。正是那份终身寿险,让我能够继续完成学业,让母亲能够安心养老。”
王强沉默了。他想起了自己刚刚怀孕的妻子,想起了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不确定。
寿险选择背后的三个真相
1. 定期寿险像租房,终身寿险像买房
- 定期:保费低,但保障有期限。
- 终身:前期投入大,但保障永久。
2. 年轻时的选择最经济
- 年轻时买终身寿险,保费最低。
- 年龄越大,保费越高。
- 健康出现问题后,可能失去选择机会。
3. 不要用‘省钱’的思维买保险
- 省下的可能是保障。
- 失去的可能是机会。
- 错过的可能是一生。